他很清楚,依赖于平台,一天几百单还能拿补贴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,新的考验正在到来。“当然也是个机遇。”
2
“零服务费”从来不可能是常态
利用平台,餐厅应该做些什么?
▼
补贴,或者零服务费,从来不可能是市场的常态。
拉长外卖的时间轴来看,我们可以发现——
从*初的“打包带走”,到后来的电话订餐,都没有补贴,打包费、配送费,甚至跑腿小二的小费,倒是正常不过,外卖总体比堂食价格要高。
在互联网玩法里,外卖的价格曾经比堂食低了很多。
但只记住《无间道》里的一句话便好:出来混,迟早要还的。
用钱聚集起的流量,*终也必然从流量里要钱。
在这个过程里,就看哪些商家可以抓住机会做强品牌,演化出更强的生存能力。
一位餐饮人告诉内参君,刚开始接入外卖平台时,每家店的外卖单量可以达到2万。在2018年,这种形势急转直下,一半的单量都流失了。
从外部环境来看,平台规则的变化,尤其是竞价排名的机制,加上更多商家的入驻,让这个品牌获取的流量直接减少。
但他总结,从内部管理来说,过度依赖外卖平台,没有建立起足够的品牌壁垒,让自己有些被动。
他遇到的问题,和很多餐饮人遇到的问题是一致的:是靠平台而活,还是靠餐厅本身来生存?
“强制二选一”确实霸道,但从商业角度来看抽成,并无多大问题:承受不了,可以退出平台。
尽管我们也不太愿意承认,在抽成提高的过程中,一些商家就像温水里的青蛙,知道抽成早晚会提高,但依然没有跳出来打造属于自己的流量通道。
3
离开满减、补贴
外卖还是不是一门好生意?
▼
乐凯撒比萨创始人陈宁总结得好:外卖会回到正常的生意,补贴烧钱会停止,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才是完整的餐饮生态。